〈圖片來源:博客來網路書店〉
《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》記錄了作者陳之華在芬蘭生活的所見所聞,
以及兩個女兒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。
藉由自身的觀察與感受,作者在書中不斷比照、對應台灣和芬蘭在教育方面的
差異,對於台灣社會爭執不休的教改的內涵、資優班制的存續、學校排名、補習風氣
、孩子的價值觀等議題,有深刻且多面向的討論。
本書能提供所有關心教育的父母、老師、行政官員,甚至是飽受課業壓力的孩子
,一個自我省視、重新思考教育本質為何的機會。
洪蘭教授在序文中說:「這本書是我所看到比較東西雙方教育制度最親切、最有
人性,也最好看的一本書。」
不為孩子排名,也沒有人人都想進入的第一志願,老師學校也不會被升學率高低
所牽引,沒有這些注定要扭曲學習心態的目標存在,芬蘭教育一心想的,是盡力幫助
每個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適當的位置,讓行行都能出狀元。
為什麼芬蘭做得到?對於過度強調競爭、課業壓力繁重的台灣教育體制,芬蘭教
育值得我們深思與借鏡。 (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的書籍簡介)
當我們在埋首苦讀時,在烈焰夏日下的煎"考",我想這是大家求學生涯共同的記憶
。而在窗外的藍天下,北方,幾乎冰天雪地的北國,芬蘭的孩子們正快樂的學習著、上
圖書館、去運動場。這樣的天壤之別你相信嗎?當你看了這本書你就會知道了,不同的
國家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教育理念。
作者詳細描述芬蘭的教育讓我們瞭解,開啟我們不同的思維,了解到我們所走的路,
並不是唯一的一條路,有許多條路,一樣可以走到目地的,但也感嘆我國的教育體制,
何時才能跳脫硬性、制式的框框,而擁有平等完善的教育體制,就如作者所寫的
[那教育目的,對你們來說,到底是什麼?]
[教育,其實只有一個最簡單的考慮點,就是盡力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適當的位置
。以孩子為中心,才不會迷失教育的方向。]
[所以社會、父母、學生,不會给學校任何升學上的壓力?]
[沒有,從來沒有。升學不是教育的目的!學校和家長可以給孩子們的,是如何幫助他們找
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之路,而不是告訴他們,人生只有一種選項。]
只是短短的幾句話卻讓我好感動,那時我們也能如此驕傲的回答別人呢?
雖然盼望我國的教育體制要改革,有可能會是漫長的等待,但至少在看完這本書後,
我個人所獲得的是,看見框框外的藍天下,其他國家的教育理念,帶給我深深的震撼與衝擊
!瞭解我們必須要改變想法跟做法,或許不必等待政府改革開始,我們可以實際去行動,在
日常生活相處之中,落實以孩子為中心、平等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,也思考教育的本質是
為何。不僅有了不同的思維,也開啟我的國際觀,在作者的帶領下,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,
看的多也想的多。
作者:葉子